
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庄子小学的维吾尔族小学生来到吐鲁番博物馆,围在阿斯塔那出土的“共命鸟刺绣”前,贴着展柜玻璃,看得仔细。
“共命鸟的图案蕴含深刻的哲理优配资,人们个体与整体是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吐鲁番博物馆维吾尔族讲解员热孜万古丽·依拉音告诉他们,“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同生死、共命运的象征,寓意我们要珍惜民族团结。”

热孜万古丽,高鼻深目、肤色白皙,是一眼就能认出的少数民族长相。她曾是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讲解员,因为家庭负担重优配资,一度她每天都想着怎么多赚点钱。
2014年,吐鲁番博物馆向社会招聘讲解员,她被选中。邓永红对遴选讲解员的要求高,普通话不标准就不让给游客讲解。于是,热孜万古丽一个字一个字标注拼音,水平突飞猛进。“进博物馆后,我的专注力渐渐不在怎么挣钱上,而是开始学习知识、提升自己。”她说,讲解员不只是一份工作,她热爱吐鲁番的历史、文化,她想讲好吐鲁番的故事。
最近,热孜万古丽拿到了在职大学文凭。
吐鲁番博物馆是一个窗口。浩瀚如烟的文物对应着吐鲁番地区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同胞正主动参与到吐鲁番的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

升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